如果已確定一個過程已處于統計控制狀態,還存在過程是否有能
力滿足顧客需求的問題,為了理解和提高過程的能力,思想必須發生
一個重要的轉變:能力反映普通原因引起的變差,并且幾乎總是要對
系統采取管理措施來提高能力。
注意:任何能力分析技術,只能得到大概的結果。因為:1.總是存在一些抽
樣變差,2.沒有“完全”受統計控制的過程,3.沒有一個實際的輸出“準確”服
從正態分布。使用最后結果一定要小心,解釋應有所保留。
A.計算過程的標準偏差
由于子組內過程的變異性是通過子組的極差來反映的,所以可以使用平均極
差 R 來估計過程的標準偏差σ? 。計算:
式中R 是子組極差的平均值,d2是隨樣本容量變化的常數。
只要過程的極差和均值兩者都處于統計控制狀態,則可用估計的過程標準偏 差(σ?R / d2 )來評價過程的能力
B.計算過程能力 過程能力是指按標準偏差為單位來描述的過程均值與規范界限的距離,
用 Z 表示。畫一張顯示分布曲線, X ,σ? R / d2 ,規范界限及 Z 值的圖是有幫助的。
對于單邊容差,計算:
式中:SL=規范界限, X =測量的過程均值,σ? R / d2 =估計的過程標準偏差。
對于雙向容差,計算:
式中:USL,LSL=規范上限和下限;Z 值為負值說明過程均值超出規范。
對于單邊容差,沿著表 1 的邊緣,找到 Z 值。表的左邊為 Z 的整數部分和十
分位值,上端為 Z 值的百分位值,行和列的交點的值即為超出規范的百分比 PZ。
例如:對于 Z=1.56,1.5 行和 x.x6 的列的交點得到 PZ=0.0594,或大約 6%;
對于雙向容差分別計算超過上、下規范界限的百分比。
ZMIN也可轉化為能力指數 CPK,按下式定義:
式中:USL 和 LSL 為工程規范上、下限, X 為過程均值,σ? 為過程標準偏差,
由 R / d2 計算得到。
C.評價過程能力
不論是對未的能力指數值出響應,或是為超過最低能力指數要求對持續改進
成本和質量性能作出響應,所要求的措施是相同的:
通過減少普通原因引起的變差或將過程均值調整到接近目標值方法來改進過
程性能,這通常意味著要采取管理措施來改進系統;
在那些要求采取更為緊急措施來滿足短期需求的情況,可用以下兩種臨時的
辦法:
9 對輸出進行篩選,根據需求進行報廢或返工處置;
9 改變規范使之與過程性能一致(這樣既不能改進過程也不能滿足顧客要求)。
D.提高過程能力
為了提高過程能力,必須重視減少普通原因。一般來說,糾正這些不可接受
的過程能力的系統原因可能會超出操作者或他們的現場管理人員的能力,需要采
取管理層介入做一些基本的變化、分配資源,并為改進過程的整個性能進行協調。
E.對修改的過程繪制控制圖并分析
在對過程實施改變時,應仔細的監視控制圖。在變化期間會使操作發生混亂,
有可能造成新的控制問題,掩蓋系統變化的真實效果。通常情況下,變化后用 25
個子組的數據足以建立新的控制限。
2021/1/14 16:29:57
2021/1/27 17:05:39
2021/3/10 15:48:49
2021/4/8 14:42:32
2021/1/8 16:32:33
我們不單提供專業的軟件與服務,我們同時也為客戶系統的運行提供理論與經驗支持,分享我們在質量管理領域的相關經驗與知識!